goenhance logo

我评测了 Veo 3.1 与 Sora 2——结果让我大吃一惊

Cover Image for 我评测了 Veo 3.1 与 Sora 2——结果让我大吃一惊
Hannah

引言:本次评测涵盖的内容

本评测对比了两款AI视频生成模型在真实感、音频、编辑、格式与风格一致性方面的实际输出效果。
我基于三个统一测试场景(产品广告、“玻璃柠檬”微细节、吉卜力风格动画),记录了运动、光影与异常表现,并从“可控性、连贯性、成片完成度”三方面打分——这是品牌与视频制作团队最关注的要素。
评测保持中立视角,同时引用官方资料作为参考(Google AIOpenAI Research)。

Veo 3.1 的更新与意义

Veo 3.1 的核心升级在于“工作流完整度”:支持音频的创作工具、更精细的编辑功能,以及多格式导出能力。
在实际使用中,更新后支持在 “Ingredients to Video”、“Frames to Video” 和 “Extend” 模块中添加音轨,实现镜头节奏与音乐同步。Flow 应用的编辑功能更加灵活——插入物体后自动匹配光影,删除物体时还能智能重建背景。这些功能大幅缩短了商业视频制作中的迭代周期,让“视觉一致性”和“风格延续”更加高效。


Sora 2 的更新与优势领域

Sora 2 在叙事连贯性与语言/音频融合方面有显著进步,输出结果更贴近创作者需求。
测试中,Sora 2 更稳定地理解多步骤提示,能将场景与语音旁白(包括中文)自然同步,并在风格化场景中保持角色一致性。虽然编辑控制粒度略低,但当你需要一个带旁白的解释视频或风格统一的短片时,它依旧表现出“即用即得”的优势。


测试方法与公平性

我采用相同的提示词、相近时长,并基于“真实感、音频表现、编辑控制”三个维度评分。
测试流程如下:

  1. 测试提示:
    • 产品广告(规格文案 → 配音 + 场景)
    • “玻璃柠檬”微细节(光照、材质、运动)
    • 吉卜力风格动画(风格一致性、角色保持)
  2. 评测方式:
    第一次盲看整体效果;第二次重点记录运动连续性、阴影表现、口型匹配与伪影。
  3. 评分标准:
    从1–5分评估真实感、音频/旁白、可编辑性及格式灵活度。

提示:AI模型迭代极快,本评测仅代表当前版本表现。建议在正式项目中始终结合自身素材与需求验证效果。


总结对比(快速结论)

Veo 3.1 在真实商业风格与编辑控制上更具优势,而 Sora 2 在旁白叙事与风格化创作方面表现更稳定。

对比维度 Veo 3.1 Sora 2
提示理解 自然、镜头组合能力强 多步骤、旁白型提示更稳定
视觉质量(商业风) 细节出色、光线控制精确 良好,偏柔和电影质感
风格/动画一致性 稳定性略低 更忠实、连贯性更好
音频与旁白 新增音频支持,偏音乐导向 旁白同步自然、整合更强
编辑与迭代 Flow 插入/移除工具更灵活 编辑粒度较低
格式/方向 横竖屏兼容(含16:9) 主要偏横屏
长镜头连续性 Extend 功能支持多分钟拼接 表现良好,取决于提示设计

真实感与物理表现:谁更“像实拍”

Veo 3.1 在材质、光泽和光影控制上更接近广告级视觉。
在“玻璃柠檬”测试中(50mm近景,黄色玻璃柠檬水平切片,内部闪光粒子随光线流动),Veo 3.1 呈现了逼真的折射与流动效果,而 Sora 2 虽然保持了美感,但更倾向柔和的电影风格。
若你追求产品类视频的真实质感与光影控制,Veo 3.1 的表现更接近专业拍摄场景。


音频与旁白:声音与画面的融合

Sora 2 在叙事完整性上更具优势,能自然地将旁白与画面节奏融合。
在产品广告测试中(中文配音 + 产品亮点 + 使用场景剪辑),Sora 2 生成了节奏贴合的配音与字幕;而 Veo 3.1 虽然支持音轨,但更偏向背景音乐而非讲解式旁白,因此后期仍需额外编辑。
如果你要制作带口播的说明类视频,Sora 2 能减少后期调整时间。


编辑与迭代:修正速度与精度

Sora 2 在吉卜力风格测试中表现更一致,而 Veo 3.1 存在轻微的角色漂移。
为了测试风格与一致性,我使用如下提示:

提示词:
“一名少年与他的狗在草坡上奔跑,远处有村庄,天空中飘着云彩,整体呈现吉卜力动画风格。”

这个测试强调模型在“风格连贯性”与“角色持续性”上的稳定度,而非纯真实感。


Sora 2 – 吉卜力风格输出:

Sora 2 版本始终保留了少年与狗的组合,色彩协调且层次自然,云层与草坡之间的景深移动流畅,整体呈现出手绘般的温度感。

Veo 3.1 – 吉卜力风格输出:

Veo 3.1 的镜头光效与运动更具动感,但偶尔会出现角色丢失或笔触过平滑的问题,更偏向“动画写实”风格。


观察总结:

  • Sora 2 的角色连贯性与风格保持更强;
  • Veo 3.1 在光影与景深方面表现更真实;
  • 若你制作插画风或动画类短片,推荐选择 Sora 2;
    若偏向半写实或广告风格,Veo 3.1 更合适。

风格一致性:动画与插画压力测试

Sora 2 更忠实于吉卜力风格,而 Veo 3.1 偶有角色漂移。
在多镜头场景中,Sora 2 能稳定保持人物造型与色调一致;而 Veo 3.1 有时会出现角色缺失或造型变化,影响整体沉浸感。
若你的目标是连贯的风格化短片,Sora 2 是更安全的选择。


格式与交付:方向、时长与分辨率

Veo 3.1 在横竖屏兼容上更灵活,是商业制作更稳的选择。
Sora 2 虽能生成高质量的横屏视频,但竖屏需额外设计提示。两者均支持长视频生成,而 Veo 的 Extend 功能让多镜头拼接更可控。


实用工作流:从图片到完整视频

推荐的高效流程是:先使用 图片动效生成器 制定运动意图,再在 AI视频生成器 中完成节奏与镜头组合。
这种两步法能帮助你:

  • 用短动画测试角色情绪与光影风格;
  • 快速拼接字幕、音乐与片头片尾;
  • 针对不同镜头,灵活切换使用 Sora 2 或 Veo 3.1。

提示:编写提示词时,建议模块化表达——主体、场景、镜头、时间流动,可快速替换局部。


优势与局限(速览)

选择合适模型取决于你的目标,而非哪一个更强。

Veo 3.1 适用于:

  • 写实产品广告、食品或材质类内容
  • 需要插入/移除元素的可控编辑场景
  • 同时生成横屏与竖屏版本的商业视频

Sora 2 适用于:

  • 有旁白解说的教程与多语言内容
  • 动画或插画风格短片
  • 强调叙事节奏与情绪一致性的创作

需要注意:

  • 两者在高速运动和细纹理下都可能出现伪影;
  • 唇形与手部细节仍属挑战领域;
  • 模型功能会持续更新,正式投产前务必复测。

示例提示与观察

简单、可重复的提示词最能揭示模型差异。 以下为三组核心测试:

  1. 产品广告(手表规格 → 旁白 + 场景)
    • 观察: Sora 2 的配音与字幕自然匹配;Veo 3.1 的画面更高级,但需后期加旁白。
  2. “玻璃柠檬”微细节
    • 观察: Veo 3.1 呈现更真实的折射与闪光;Sora 2 画面柔和,色调更电影化。
  3. 吉卜力风格奔跑场景
    • 观察: Sora 2 保持风格一致,Veo 3.1 偶有角色丢失。

模型选择框架:根据风险决定

按你想降低的主要风险选择模型。

  • 担心画面是否“像实拍”? → 用 Veo 3.1
  • 担心故事节奏与旁白是否顺畅? → 用 Sora 2
  • 担心后期修改时间不足? → Veo 3.1 的插入/移除工具能帮你快速修正。
  • 担心风格是否保持一致? → Sora 2 当前表现更稳。

结论:各自适用场景

若目标是高真实感广告与精致视觉,推荐 Veo 3.1;若追求叙事性与风格短片,推荐 Sora 2。
你也可以混合使用:先用短动画测试运动风格,再按镜头类型选择模型生成,最终在编辑器中统一节奏。
随着模型更新频繁,建议保持短周期复测,确保项目一致性。


参考资料

获取最新功能与安全说明,请参考官方渠道:
Google AIOpenAI Research


免责声明

本文基于实际测试结果,仅供参考。
不同提示词、素材与版本可能导致结果差异,本文不代表最终结论,仅提供实际使用建议与选型参考。